泗洪县:助创直播模式 打通生产企业、初创主体发展的“快车道”
- 发布日期:
2025-08-05 - 来源:
- 访问量:1
今年以来,该县充分学习借鉴“618”购物节经验做法,积极整合创业典型和特色产品两个库,贯通企业产销一条链,搭建“118”@助创和“洪创共享”双平台,构建“帮孵化、帮推广、帮转型”三机制,打造“2123”助力创业全链条服务体系。于今年1月18日,在抖音平台首推政府主导的“118”(要发)@助创系列直播活动,赋能生产企业与初创主体发展。目前,已累计开展12场,平均每场观看超40万人次,累计吸引超500万人次观看,增加参与主体销售额50%以上。
一是聚力“两个库”建设,助推创业主体、本土产品上线售卖。建立县内“创业典型库”与“特色产品库”,为创业者构筑产品曝光与价值释放“双引擎”。一方面,放大创业者效应,19个乡镇(街道)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以当地特色产品为载体,化身“推荐官”,通过创业政策宣传、品牌故事介绍、本土文化推广等多种方式,全面呈现创业者成长轨迹,深度挖掘创业案例价值。另一方面,增加产品曝光度,依托助创活动集中展示“魏营西瓜”“归仁豆饼”“石集牛肉”等泗洪本土“特色产品库”,打破地域与信息壁垒,有效提升产品曝光度,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精准对接合作,为创业项目注入发展活力。截至目前,活动已助力85位本土优秀创业者,300多个本土创业产品实现全网曝光。
二是聚力“一条链”贯通,助推初创企业、生产企业降本增效。立足打通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链条,整合县内资源,帮助企业零成本试错、建立网销大渠道。一方面,搭建销售窗口,依托“爱泗洪”抖音官方直播间,整合县人社局、县融媒体中心资源,通过“乡镇实地大场+融媒直播间小场”直播的方式,在拍摄、推广引流视频的同时,免费提供线上“试水探路”通道,减少企业渠道建设与推广成本,目前已为72个初创和生产型企业构建产销链条。另一方面,部门多方联动,县职能部门全程介入打通“生产—产品—销售”全链条闭环,从原材料供应端资源对接,到生产环节技术赋能,再到终端销售渠道搭建,助力本土企业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全链协同”升级,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、扩大市场份额。
三是聚力“双平台”搭建,助推创业信息、资源渠道互通互享。“118”@助创平台、“洪创共享”平台双轮驱动,优势互补、相辅相成,形成了“资源整合—项目孵化—市场拓展”的服务闭环。创新搭建助创平台,围绕“看泗洪风景、谈创业故事、联泗洪资源、购泗洪味道”目标,构建线上展销、直播营销、政策服务、项目对接一体化“118”@助创平台,推动泗洪特色农产品、传统手工艺品走向全国。用好现有成熟平台,前期围绕订单供需等创业信息数据,打造“洪创共享”平台,在此基础上,聚焦产业资源整合,与“118”@助创平台深度融合互动,精准对接订单供需、场地租赁、就业招聘等信息,促成订单外放、场地共享等合作,实现资源优化与协同共赢。目前,“双平台”互动发布信息317条,促成共享合作12次,金额达400万元。
四是聚力“三机制”构建,助推本土网红、本土企业创业发展。积极打造“帮孵化、帮推广、帮转型”三位一体创业体系,围绕帮孵化,以全年20场“118”@助创直播活动为抓手,在19个乡镇(街道)开展“网红培育计划”,通过流量扶持、跨域结对等方式,推动本土“小透明”成长为“大网红”,形成“草根网红孵化—特色产品带货”的良性循环。围绕帮推广,创新建立“本土网红+本土企业”协作机制,跨域邀请本土大网红与特色农产品、手工艺品企业结对,利用网红流量效应,增加本土特色品牌曝光量,带动产品线上销售增长。围绕帮转型,深入开展产地溯源直播,将车间生产、种植基地等场景导入直播活动,为生产型企业搭建“可视化电商转型通道”,实现“触电”上网,靶向破解企业销售渠道窄、品牌知名度低等难题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