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要闻动态

宿迁新闻发布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宿迁打造“零工归宿”品牌

  • 发布日期: 2025-07-18
  • 来源:
  • 访问量:1

7月17日上午,宿迁市1+X新闻发布会召开。会上,宿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发布了《打造“零工归宿”品牌 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 

零工经济作为稳就业的“蓄水池”,对于促进灵活就业具有重要作用。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有关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,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,优化零工就业服务,宿迁出台《实施方案》,主要举措如下:

打造全域服务载体。建设综合性零工市场,拓展公共人才市场、人力资源市场功能,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;打造“家门口”服务网络,依托乡镇(街道)党群服务中心设立“零工服务驿站”,在中心村(社区)设立“零工服务专窗”;推进载体共建共享,在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、户外劳动者站点、环卫工人爱心驿站等场所增设岗位宣传推荐功能,提供零工就业服务。到2026年底,每个县(区)至少建成1个综合性零工市场,每个乡镇(街道)至少设立1个“零工服务驿站”。

开发零工信息平台。开发“速找活”智慧零工信息服务平台,融合公办的“苏心聘”小程序数据,并逐步整合社会零工服务载体数据;广泛宣传“速找活零工市场”智慧零工就业服务平台,引导求职者和企业注册使用。争取到2025年底,“速找活”小程序注册用户达5万人。

构建岗位归集机制。强化政府部门分类征集,农业农村、人社、商务等部门按涉农、劳务品牌、家政、建筑等行业领域征集岗位。市场监管、邮政管理等部门分别征集即时配送、快递等零工就业岗位;引进社会力量充实岗位,推行“政府建设—市场运营”的模式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引进社会机构、行业协会等力量参与岗位收集。到2026年底,发布零工就业岗位5万个,其中第三方机构岗位归集率超过50%。

延伸就业服务链条。健全职业伤害保障,探索将新就业形态零工纳入职业伤害保险范围,通过政府指导与商业保险结合的方式,提升劳动保护水平;建立劳动争议快速调处机制,确保零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结案率超92%;强化技能培训与认证,开展养老、家政等针对性技能培训,开展市级“五星骑手”“金牌家政”等零工工匠认证,提升职业认同感;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专项行动,将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发与零工就业结合,定向安置困难群体。到2026年底,开展零工技能培训1.5万人次。

规范零工市场运行。推行标准化服务协议,制定《零工服务协议通用条款》,推广电子协议,确保合同透明可追溯;加强市场监管执法,重点查处虚假招聘、就业歧视、“黑中介”乱象,对违规行为依法采取责令改正、暂停服务等措施;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与监察执法协作机制,实现线索互通、联合查处;构建全流程实名认证体系,对用工主体和零工劳动者实行“双实名”信息审核,杜绝虚假供需信息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